如果说红色是遵义的底色,那绿色就是遵义的生命。 遵义市以茶、辣椒、竹子为生态产业的三支点,构筑起绿色发展“金三角”。 从一片叶子、一粒辣椒、一根竹子,成为富民支柱产业,从单家独户生产转变为全产业链经营,从遵义田间地头走到世界各地,从经济效益到生态效益的彰显……遵义市以茶、辣椒、竹为代表的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历程,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好诠释。而今,这项绿色产业为遵义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一抹亮色。
凤冈县娄山春茶叶专业合作社茶叶加工技师在加工红茶。罗星汉摄。
“茶海”“竹海”是遵义被交相称赞的两片“海”。余万亩茶园、余万亩竹林,来自国家退耕还林的好政策,来自遵义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探索。 时至冬日,凤冈县永安镇田坝村的周朝伦依然忙碌。尽管采茶的旺季已过去,但茶园管理依旧马虎不得,茶园农家乐每天也要迎来送往,加工厂的生产照样运转。“茶园+茶庄+茶厂”的“一二三”微全产业链,年产值数百万元。
贵山红食品有限公司泡椒生产线。郑斌摄
在遵义,像周朝伦家一样靠“三驾马车”在小康路上快马加鞭的茶农比比皆是,茶产业实现了农业产业“接二连三”的融合发展。去年,遵义市茶叶产值.53亿元,茶产业综合收入.7亿元。今年1至10月季度,全市茶叶产量13.2万吨,产值亿元。
湄潭发展茶产业让数万农民过上幸福生活。瞿欣含摄
在一系列扶持茶产业发展的强劲措施支持下,厚积薄发的遵义茶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面对新的发展态势,为加快全市茶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全市茶产业向高质量迈步,去年12月,遵义茶业集团挂牌成立,在全省率先迈出了茶产业规模化、集团化发展的第一步;今年3月,遵义市委、市政府又出台《关于加快建设茶产业强市的实施意见》,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到年,实现茶叶总产量15万吨以上,茶叶综合产值达到亿元;到年,实现茶叶产量20万吨以上,实现茶叶综合产值亿元以上;到年,通过提质增效,茶叶年产量达25万吨(其中出口达5万吨),茶业综合产值达到亿元,建成全国茶产业第一强市的目标。
绥阳县太白镇菜笋
针对这一目标,遵义市已确定从优化基地、扶强企业、拓展市场、打响品牌、挖掘文化等五个方面发力,着力推进全市茶产业向全产业链、全供应链、全价值链转型升级,狠抓质量安全,延长产业链,不断提高附加值,使其富民富县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
桐梓康利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方竹笋产品。张体旁摄
青青翠竹是可以致富的“绿色银行”。赤水市紧盯“年年可伐竹卖竹卖笋增收”的经济效益,推进资源变资金、林区变车间、竹农变工人的林业“三变”改革,每年竹农销售竹材和竹笋产值达6.4亿元,20万竹农人均增收达3元以上,赤水成为我省首个脱贫摘帽贫困县。 放眼全市,竹产业已成为遵义的新型生态经济产业。经过推进精深加工,竹产业形成了鲜笋、竹建材、全竹造纸、竹工艺品、竹生活用品、竹笋加工、竹家具、竹海旅游等全产业链。全市规模以上竹材、竹笋产品企业有50余家,竹业综合收入超过20亿元。
虾子辣椒誉满天下。
依托竹规模种植基地,遵义还在不断延伸竹产业链条,提高竹产品附加值。毗邻重庆的桐梓县,按照“农业围绕重庆餐桌配套干”的思路,要把“把桐梓方竹笋煮到重庆火锅里去,要让重庆所有火锅店都有桐梓方竹笋”,对方竹加工企业开展技术升级改造,将其纳入全县食品园区统一规划建设,形成完整的产供销一条龙的现代化方竹产业经营体系。 接天茶竹无穷碧,遵义辣椒别样红。 时下,正值干辣椒交易的好时节,在遵义虾子镇中国辣椒城,一片繁忙的景象,椒农们正在忙着剪把、分类、袋装。这个占地多亩的地方,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干辣椒交易市场,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以及印度、东南亚地区的辣椒,在这里集散,发往全球,年交易额数十亿元。“中国辣椒、遵义味道、虾子定价、全球采购”,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
中国辣椒城。郑斌摄
距中国辣椒城一公里远的贵州贵三红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辣三娘好味辣椒酱”正在加紧生产。今年5月,这款产品正式成为东方航空的配餐,意味着遵义绿色农特产品进入航空食品高端市场。 种植面积稳定在万亩以上,遵义成为全国最大的辣椒种植地级市,整个辣椒产业有基地、有加工、有市场,全产业链已具规模,遵义辣椒年产业综合产值突破余亿元。一粒粒小辣椒,映红了黔山秀水,带红了农村产业,走红了全球各地,从中受益的有万户椒农,多家专业合作社,40多家大型加工企业。
遵义成为全国最大的辣椒种植地级市。曾坤摄
有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地域优势,遵义聚焦辣椒精深加工,努力在农业里长出工业,探索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的路径:
以中国辣椒城为中心,以新蒲辣椒食品加工园、播州辣椒调味品加工园为两翼,集中打造辣椒加工贸易集聚区;
立足资源禀赋,做到“有中生优”,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千方百计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全力扶持壮大一批本地加工型龙头企业;
系统推进辣椒初级、次级粗加工和高端产品精深加工,大力开展辣椒全产业链精准招商,不断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升附加值;
把“遵辣”作为公共品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大宗单品为主、配套产品为辅,推动产品创新和辣椒加工差异化发展。
绿水青山、纤尘不染,作为绿色产品风行天下的遵义特色农产品同样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