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我,时常在解放碑闲逛,不管是周围的美食城,还是那条长长、地上油唧唧的好吃街,都对我充满了吸引力。
作为一个在解放碑这块地长大的人,对街道和巷子都是相当熟悉的,那我这个本地人为什么还要停留在这里呢?
重庆作为网红城市,一砖一瓦总是在变化,而小吃摊则是超速在变迁。
也许今天还开着大灯欢快地营业,明天就门可罗雀、关门大吉了。
所以解放碑对于我来说也是有很多乐趣的,一排排小吃摊卖的并非全是重庆的特色,不乏一些东北水饺、烤冷面、土耳其冰淇淋之类的“外来物种”。
当然还是本地小吃占主要,其中有80%以上的我都吃过了,这时,角落里的那家烤鸭肠成功地吸引了我的注意。
鸭肠,吃火锅必点,与毛肚并称为火锅界的黑白双煞,重庆人别的都可以不要,毛肚和鸭肠一个都不能少。
不过,我们对毛肚、鸭肠的喜爱也就局限在了这九宫格里,在其他菜品里极少使用。
所以,我打算试试这家烤鸭肠,毕竟9块9一把,共有30串,还算便宜。
说实话,我想象中的烤鸭肠应该是烧烤架下铺满了黑碳,再往鸭肠上刷上植物油,刷油的一瞬间会窜起来火焰,再用各种盐巴、味精、孜然、辣椒面、辣椒油等调料进行“轰炸”。
成品的烤鸭肠应该如烤脑花那般重口、油腻、不健康,但味道极好。
我上前点完单,正准备拍摄窜起来的火焰,老板看我拿起了手机,便跟我说:“我们家的鸭肠都是用自家的蜜汁酱料,提前卤制过的,好吃得很。”
这不是烤鸭肠吗?怎么还要卤呢?
我一时间想起了烤猪蹄,也是提前卤好后再放到烤架上烤,然后将猪皮烤得微焦,与内里的胶原蛋白配合得恰到好处。
不过,鸭肠都是薄薄的一层皮,卤过之后已经熟了,还要再烤,不就老了吗?
显然,老板也深知鸭肠的特性,所以他所说的“烤”,用的是铁板。
往铁板上刷好油,再放上鸭肠,使劲用铲子压住鸭肠,让鸭肠与铁板的接触更深入。
再将鸭肠翻一面,重复以上操作,翻了几次面后,撒上孜然和辣椒面就出锅了,全程不到2分钟。
这……真的是烤鸭肠吗?不就是把卤好的鸭肠放在铁板上加热了一下?再放点调料吗?
这样的操作实在很迷,我讪讪地接过了老板递给我的纸筒,鸭肠就放在里面。
虽然这与我想象中的烤鸭肠相差甚远,既然买都买了,还是试试吧!
味道吃起来和羊肉串差不多,毕竟都只放了孜然和辣椒面,不够惊艳,算是一般的好吃。
口感上却很独特,我们常吃的火锅里鸭肠是脆脆的,起早了没断生,起晚了嚼不动,而烤的这份鸭肠不够脆,却韧劲十足。
一串鸭肠只有四五厘米长,撸串的时候很方便,一口便可以吃干净。
所以这一把30串鸭肠,一口吃下好几串,不到2分钟就吃完了。
吃的时间与制作的时间基本一致,有一种我刚拿到手就吃完了的微妙感。
总的来说,这个烤鸭肠的味道是好吃的,建议大家试试看,但在制作手法上,我认为它并不能叫做烤鸭肠,叫铁板卤鸭肠还差不多。
你们也吃过烤鸭肠吗?和我吃的这个烤鸭肠是一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