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餐饮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简单、快捷、营养的火锅更是受到消费者青睐。《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全国火锅市场收入达到亿元,火锅店近40万家。这样庞大的市场中,也诞生了市值千亿元的海底捞火锅。但在它背后,依然有一匹黑马出现,它就是巴奴火锅。
巴奴毛肚火锅创立于年,首创了毛肚火锅品类。经过十八年时间的发展,如今一年光是毛肚就能销售上亿元。根据NCBD发布的“中国火锅品牌满意度调查”显示,巴奴力压海底捞位排名第一位。而它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其创始人杜中兵多年来的努力。
上世纪七十年代,杜中兵出生于河北邯郸,初中毕业时,因为体育特别出色,他被承诺保送到磁县一中,但最终不知何故被人顶替,于是他一气之下外出社会闯荡。十五岁就开始跟着大人跑市场,19岁自己做老板倒卖商品,两年后就成了百万富翁。
手里有了钱后,杜中兵想着做点什么实业,经过一番思考,他决定做火锅。于是他在安阳开了一家加盟的重庆火锅店,开店初期,生意十分平淡。但为了保证服务,杜中兵还是招聘了三十多个服务员。经过半年的努力,第一家店的生意终于慢慢红火了起来,并且还开出了分店。
在开店期间,他发现自己开店理念与总部不合,于是决定自己做一个品牌,巴奴火锅就这么诞生了。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巴奴开始进军郑州,郑州曾是海底捞和百年老妈的天下。而巴奴曾学习过海底捞的模式,将服务摆在第一位。但当时它的客单价和员工工资都远不如海底捞,翻台率更是差一大截。这让杜中兵意识到,这条路并不长久,巴奴必须要走出自己的路。
于是杜中兵开始市场调研,企图了解顾客的想法。大部分顾客都表示,并不是冲着巴奴的服务而来,而是喜欢毛肚和菌汤。了解到这一点后,他恍然大悟,如果选择跟海里捞走同样的路,那么势必少不了跟它竞争。但选择自己独特的优势,就能跟它区分开来。而巴奴火锅则要通过味道入手,建立自己的火锅特色。
所以他将所有店面陆续改名为“巴奴毛肚火锅”,并提出了一句广告口语:“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这句广告语清晰地向观众传达了巴奴的定位和特色。此外,他对食材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如店里的菌汤,是采用云贵高原海拔米以上的野生菌熬制而成。
今年3月,巴奴宣布获得番茄资本近亿元的注资,并逐渐加快了开店的步伐。目前,巴奴在全国共开设了65家直营店,覆盖北京、上海和郑州等全国20多个城市。此外,它的翻台率已经几乎与海底捞相当,达到3.46。
杜中兵曾表示:“品牌要始终用产品说话,用产品做代言,永远以产品为介质和顾客发生关系。就像提到麦当劳会想到汉堡,提到星巴克会想到咖啡,所有伟大的餐饮品牌,都是以产品为入口,经过强大的体系化沟通和表达,让品牌和产品实现了共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