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城与码头文化兼容并蓄的重庆

只在重庆待了短短一个白天,但重庆的特色已印在心底。

下飞机去宾馆的路上,已经初步感受到山城马路的坡度很大和不规则(很少标准的十字路口),而游了洪崖洞后才真正明白了山城的依山而建。

从一楼的闹市区坐电梯到达十一楼,出了楼房,眼前竟然还是一座有马路、各种机动车、幢幢建筑的热闹城市,而且人来人往,太神奇了。

依江而建的码头吊脚楼建造巧妙而壮观,一半落在山体上,一半悬在半空中,只用木头柱子支撑。让我联想到了山西的悬空寺,同样的是都代表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能干。

多次眼看着城市轻轨如长龙般穿梭在居民楼群间,有几处简直像在破楼而入钻楼而出,更像动漫片中的神龙在自由自在地钻山越岭,惊得我们瞪大了眼睛,这太超乎大家对山城的想象了。

偶在路口能看到三三两两拿着扁担绳索等待接活的“棒棒军”。

重庆虽居内陆,却是一座江上城,它处于嘉陵江入长江的交汇口。

我们在朝天门码头俯瞰了两江交汇:嘉陵江绵长清澈,长江像黄河般宽阔浑浊。

有江河就有码头,在码头的吞吐历史中造就了这座城市。

这座城是火辣的。

品尝了重庆火锅,难忘火辣。重庆火锅最初起源于朝天门一带,涮的鸭肠鸭血起始于码头工人生活的贫困与忙碌,他们只能拿一些廉价的食物来快速涮食。

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民间食物,现在已经发展壮大成风靡世界的美食,不能不说是一种沧海桑田的变化,也见证了重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座城还是兼容并蓄的。

因为是码头,天南地北的人和物都能吞吐,这也造就了重庆的开放与包容,也才有了重庆后来的腾飞,有了如今这座现代化的大都市。

在朝天门码头,乘船去游览神往已久的三峡的念头在脑海里撞击着,但是时间不足只能搁浅,那愿望便又多了一重渴盼,相信以后实现时会更加惬意和满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3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