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锅离开了重庆,就不叫火锅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城,城头没得神住了一群重庆人,男的黑梗直,女的黑巴适,火锅没得海椒他们从来不得吃”-----《我是重庆崽儿》

在我对美食的认识中,只有两样食物是我的最爱,第一是火锅,第二是腊肉。而对于重庆这座迷人的城市来说,火锅相当于这座城市的标签。我是长期生活在成都的南充人,以前在南充工作的时候,隔三差五的跟朋友们驱车前往重庆,不为别的就为了那顿火锅,吃完就回去。在我的认识中,火锅离开了重庆,味道就差了一大截,现在在成都有名的火锅几乎都吃遍了,但始终觉得差了些意思,因为我在重庆吃过更好的。有些店师傅是从重庆请的,辣椒和调料是从重庆发的,但就是做不出重庆那般原汁原味的味道。我思考了很久,到底是为什么。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原因,水。(福尔摩斯说过排去所有的不可能,哪怕最后的那个可能再怎么不可思议,那也是事实)重庆火锅的汤讲究清水或者老鹰茶,(用高汤的话会使汤汁会变糊)就是由于水质的不同影响了重庆火锅离开后重庆后的差异。

重庆火锅讲究老三样,毛肚、黄喉、鸭肠。这三种食物涮烫的时间都不宜太长,要的就是那股脆爽劲儿。我吃火锅,油碟里只放香油,盐和蒜泥,别的一概不要,锅底的味道配上这油碟,足以把你征服。重庆火锅越煮越辣,汤头久煮不糊。我喜欢点好了锅以后,先让他煮个十几分钟,再烫菜,然而吃了一个小时之后,火锅的高潮才开始到来。夹一块浮在面上的鸭血,在油碟里裹足了料,放入口中,鸭血的蜂窝状的缝隙里塞满了火锅的汁水,在嘴里反复咀嚼,迸射出来的汤汁一瞬间产生了一股让人充满活力的愉悦感,直冲脑门,霎时间面红耳赤,全身每一处毛孔,都享受着这酣畅淋漓的刺激。吃着火锅,配着冰啤酒,冷热的交替,不断刺激着你的味蕾,口水不断的分泌,停不下来的筷子,不断的从锅里捞出食物往嘴里塞,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飞。

重庆人吃火锅的时候,喜欢划点拳(乱劈财)。规矩也有很多种,比如大拇指永不到啦之类的等等。喊拳的词眼也是丰富多彩例如“四川打美国,舞都不会跳,陆角钱张票”诸如此类的,而我比较擅长的是“骑你背上,扒你衣服............后面,你们懂得”。其实这也看出重庆人的耿直。很奇怪,耿直这个词也成了重庆的标签。

火锅源于重庆的码头文化,最早是属于所谓的下里巴人吃的东西,然而正式这种接地气的食物,演绎出了别样的精彩,火锅在我心中是神圣的。当然重庆还有好多好多好多好多美女,不,是仙女。还有那些江湖气十足大开大合的重庆美食,还有个性豪爽的重庆崽儿,在这我就不介绍了,在我写的另外一个系列《美食记趣》写到重庆篇的时候,会很仔细很仔细的详细列出来,致敬那美好的山城重庆,还有陪我长大的雾都夜话和山城棒棒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1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