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火锅,源于明末清初重庆江畔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所以又称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在全国知名。于是在北方,许多地方都能看到一些挂着重庆火锅牌子的饭店,为喜欢吃辣的人提供就餐的去处。
有朋友从重庆来,河北人在当地的一个饭店里,特意找了家重庆火锅店招待。为了图省事,他们点了套餐。可等服务员把肉和菜全端上桌,北方人看着大多是自己熟悉的,还比较满意,可重庆人看笑了。
为了体现是重庆火锅,服务员上菜先从重庆特色食材介绍,说这是重庆苕粉。北方人说,这不就是北方红薯粉吗?
这个绿色的,北方人直接猜是绿面条,重庆人笑了,说一会儿放锅里吃吃就知道了。原来它名为重庆山城贡菜,吃起来比较脆生。
北方大多数人吃火锅还有个习惯,无论汤中多么美味,也必须配一碗小料内加麻酱再放葱花和香菜等,说这样蘸着吃才有吃火锅的感觉。而南方人恰恰相反,他们会在火锅的汤中加入各种精华,来突出火锅的特色味道。
在东北一带,吃火锅必有肉,一般以涮羊肉的居多。端上来的这三种肉,有猪肉,羊肉和牛肉,这种混搭的吃法,也叫重庆人感到很特别。
而重庆人说,他对北方不吃辣的火锅很好奇,所以这炖他一定入乡随俗改不吃辣。四个人吃完结帐花了,价格不贵,却让南北两地的人因口味和食材的不同,多了许多话来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