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兴重灾区
去餐厅吃饭,出门旅行,观念不同的精神消费,这些都是中国家庭的扫兴重灾区,「不好玩」,「全是佐料」,「不健康」,「浪费钱」……这些最常见的扫兴句式背后,是父母一代曾经贫瘠的物质生活,也是很多人至今贫瘠的精神世界。
kk请爸妈吃火锅,然后妈妈说,吃什么火锅呀一天天的就是花钱,我们可不像你这么会享受。
梦寒和我爸出去吃饭,他会一道菜一道菜算成本是多少,如果自己在家吃能省多少钱。有一次出去吃饭,因为想吃蔬菜,点了素菜居多,他念叨了一路不划算,说到饭店点素菜是最傻的行为,因为素菜的成本低,被饭店赚得更多。最后结账时非要让老板打折。
螃蟹女士爸爸带着全家出来逛逛,想吃夜宵,从来没有吃过小龙虾,爸爸就带我们来到了大排档,妈妈则一直喋喋不休,反复讲着小龙虾的坏处。本来大家兴致都很高,最后饿着肚子憋着气回家了。之后的很多年,我都没有吃过小龙虾,直到去年夏天,小龙虾真的太好吃了!!!
兜兜23岁生日那天,带爸妈和亲戚朋友去吃一家我自己很喜欢的川菜。上了一道我很喜欢的辣炒牛肉,看到菜,妈妈说:这个菜多少钱啊?牛肉这么少!这个价格我自己买牛肉回家做能做一大碗,也没我做的好吃……你们是不是吃腻了我做的菜,非要到外面吃?
至于他们为什么这么扫兴,我想大概是——父母总是傲慢的,对不符合自己口味的东西傲慢,对别人的喜好傲慢,对拥有家长制话语权傲慢。以及不知道占多大比例的节俭。
昂昂难得有机会出去旅游,拍了好看的照片,发现好玩的东西分享给他们的时候,他们不仅不会接住这份喜悦,反而是「这一趟出去又得花不少钱吧」。在他们看来,钱永远是最重要的因素,他们并不在乎外界事物带来的快乐。
玉米女士带他们去大城市,点评说:不就是一点儿高楼吗?带他们去海边,点评说:不就是一点儿水吗?总之,点评所有的一统一句式:不就是一点儿XX吗?
过去贫瘠的物质生活造成了如今贫瘠的精神世界,欣赏不来任何美的东西。
小灯朋友邀请我去旅游,他们从旅行的缺点、目的地的缺点说到我的缺点、家庭的缺点,我只是提出旅游请求,在家里像是被判刑。上大学之后,当我说xx电视剧还挺好看的、xx地方挺好玩的,他们说你上学还看电视?你跑学校外面去干什么?当我给他们看我朋友圈里的朋友们在各地旅游,他们看一个地方贬低一个地方……在他们的思想深处,有着根深蒂固的吃苦观念,不愿意承认享受生活是正向的事。同时,他们认为孩子永远是父母的附属品。
图源剧集《请回答》
「不要得意忘形」
东亚文化推崇「谦卑」,这也导致无数父母在面对孩子所取得的成绩时,表现得极其别扭——他们希望孩子有出息,但又学不会肯定和赞扬,一盆又一盆冷水泼下去之后,是一个又一个深藏在记忆中的伤疤和从此小心翼翼的人生。
金金我考全校第二,他们说又不是第一,不要骄傲。
小p高考完报志愿选专业的时候,家里来了挺多人帮我看,我当时很想选数学专业,我就说我还挺想学数学的,我妈当着一屋子人的面说我,数学考那么烂还学数学?
啊呜高考考到省前(文科),我爹只看见语文没上,说「我没看出来你语文强在哪儿」。我可以记一辈子。上大学再也没有和家人分享过学习成果。
Circle大学努力深耕4年,获得各类奖项,结果在大学毕业那天,我爸和我说,「奖状能卖几块钱?你大学这几年我还不知道,就顾着玩儿了吧。」
波波申请博士的时候满分,我的最终成绩是61分刚好压着及格线拿到offer,我特别开心的时候他们就说为什么只考了这么低,为什么别人都能拿到高分,还特别「冷漠」地让我别开心了赶紧去学习。
小张小张毕业回家那天,收拾行李时激动地把大学四年的奖状证书拿出来给妈妈看,想表示我四年的努力、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我妈却很生气骂我穷得瑟:「又不是名牌大学,有什么好炫耀的?」
当时就仿佛一盆冷水从头浇到尾,内心说不出的难受,自己默默把证书收起来放在杂货屋了。时至今日毕业两年了,每次求职找工作,需要用到相关证书时候就会想起我妈的话,又是一顿难受。
二二昨天我侄儿出去旅游了,才到目的地,我就听见我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