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重庆,去哪里做火锅最赚钱

如今,出门聚餐吃火锅对许多人而言已经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作为外出餐饮永远的必备选择之一,火锅以其超过14.3%的占比位居餐饮行业之首,而这个数字随着火锅向万亿市场规模的迈步还在一步步增长。

无论是串串香、涮羊肉,还是肥牛锅、鱼头锅,各地各式各样的火锅满足了人们对不同口味的期待,实现了以一个大类完成消费者饮食需求的全覆盖。而这其中,以重庆火锅、成都火锅等为代表的麻辣火锅,用近64%的商户占比占据了中国火锅最主流的派系地位。

在火锅之都重庆,火锅商户数量占当地美食商户比例达到了惊人的20.1%,平均每5家餐馆就有1家火锅店。爱食火锅的重庆人催生出的庞大美食需求正能消化这庞大的火锅体量。

但事实上,在重庆做火锅不一定能赚钱。重庆是火锅最好的舞台,也是最残酷的战场。

重庆火锅协会常务副会长朱江渝曾表示,最近几年重庆新增火锅店数量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长,目前重庆火锅店达四五万家,每年新增的30%火锅店份额中,有15%左右会死去,新开火锅店的往往开一片,倒一半。

想要在火锅文化悠久的重庆立足,好味道、好服务、好装修等等因素缺一不可,稍有不慎,就会被口味挑剔的重庆人抛弃,而那些能经营多年的老店,无一不是修炼多年的扫地僧,个个都能拿出自己的独门绝活。

对于有志于进入火锅行业的人士,比起在竞争激烈的火锅之都厮杀,选择一片竞争不那么激烈而需求依旧旺盛的市场无疑更加理智。但另一方面,横跨万平方千米的广袤疆域上,十数亿人的口味各异,即便是火锅界里最为讨喜的麻辣火锅,也不一定能博得所有人的喜爱,寻找一片能赚钱的火锅市场,有太多因素需要考虑。

西南腹地是火锅,尤其是麻辣火锅的重度爱好者,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除了首位的重庆,紧接着排在前列的则分别是四川、贵州、山西和云南。除了重油重辣的红油,云贵地区的人民喜好的传统火锅更近似于汤菜,野菌山菇和火腿腊肉,让一份火锅汤底满是山中野味的自然香气,要想在这里的火锅市场开疆拓土,合理选择合适的火锅品类是重中之重。

相较之下,青海和西藏对火锅就称不上是热忱了,据年的数据,这两地的火锅店全国占比不足1%。当地火锅店较少有其地理因素的影响,海拔过高导致水无法烧开,以涮煮为核心的火锅自然也就少了滋味。

从渗透率角度上看,广西、湖南、江西、福建和浙江的火锅商户渗透率普遍偏低,几个沿海地区喜食清淡海鲜,火锅对他们的吸引力稍弱,而以爱食辣闻名的湖南成了火锅的折戟地,恐怕许多人都未曾预想到。一个原因是,湖南偏爱香辣的炒菜,其地方菜系湘菜,诸如剁椒鱼头、邵阳米粉、酸辣鸡杂等菜品都是辣中带鲜;相比之下,无论是重油重辣的麻辣火锅,还是以清淡或鲜香为卖点的汤锅,都难以契合当地人的饮食爱好。

有网友自述不喜欢火锅的原因

华东地区由于经济发达,火锅市场的前景更为明朗。当地无论在火锅品牌的标准化还是规模上都更大,另一方面,这几个地区的火锅店全国占比也位居排行榜前列,可以说是机遇与风险并存。

从城市角度来讲,年的数据显示,一线城市火锅门店占比下降0.2%,二线城市则下降了1.5%,甚至三线城市都下降了1.2%。这些数据显露的结果十分明显——火锅在一二线城市已经趋向饱和。

与此同时,新一线与四五线城市则呈现上涨趋势。新一线城市的火锅门店数占比上涨0.9%,四、五线城市数据上涨更加明显,分别上涨1%和1.1%。

另一方面,我国火锅行业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21-30岁,收入集中在-元,这部分消费人群在消费整体中的占比超过50%。

无论是消费城市向三线及以下城市的蔓延,还是消费人群的年轻化趋势,都表明作为一种平价美食的火锅,如今已愈来愈朝向最广大而同时最具活力的市场延伸。

做火锅,找准市场很重要。我们不能指望人人都能化身乔布斯,去为消费者创造需求。想要在火锅行业立足,抓准最有机会的市场,也就等于抓住了需求痛点。不同地区因为饮食习惯、历史文化、经济水平等因素的诸多不同,对于火锅的接纳程度也不尽相同,当我们对各地市场终于做出最为精准的分析定位,也许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你做的火锅也能火出一片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18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