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一young的家乡味火锅和串串,重

重庆白癜风治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2073.html

在《不一young的家乡味》里,有一集是介绍四川成都的串串香,题目为“不要微微辣的串串锅才巴适”。

节目前段提到了四川美食:麻婆豆腐、夫妻肺片、麻辣火锅等等,意为传扬四川的麻辣美食文化。但节目内容主要介绍的是一家串串锅,为什么从“麻辣火锅”变成了“串串锅”?

作为一名爱吃火锅的重庆人,我来给大家简单说两句。

火锅的起源地

早些年间,肉贩们都在江边屠宰牲口,牛、羊宰完后,内脏就扔在江边或江里,所以动物内脏也会被称为“下水”。

江边有很多码头工人,吃不饱穿不暖,于是便捡起“下水”洗巴洗巴,借地生火,支炉放锅,把“下水”煮来充饥,江边寒冷,湿气重,于是又往锅里放很多辣椒。一是可以饱腹,二是可以驱寒、祛湿。

这种吃法简单方便,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一些精明的饭店也开始做出更精致的做法,后来就成了现在的火锅,再后来又在整个四川传开,又传遍中国各地。

根据重庆地方志记载,清道光年间,重庆的筵席上就出现了毛肚火锅。

所以,火锅的发源地是在重庆江边的码头。只是在重庆市还未成为直辖市的时候,归属于四川,所以当年就喊出了“四川火锅”的口号。

火锅和串串

重庆直辖后,虽然成都也有很多火锅,但从饮食归属上,好像就有点模糊不清,虽说是亲兄弟,但也明算账。所以后来,成都流传起了“串串香”,还传遍重庆大街小巷。

在成都,你能看到很多火锅,在重庆你也能看到很多串串香,从推广上,一直到今天都不分你我。

二者的区别一是菜式二世口味。

菜式上,火锅是盘装,串串香顾名思义是以签穿之,但都是涮着吃,在成渝两地称为“烫”着吃,所以也叫麻辣烫。

在味道上,有人说火锅味重,串串香温和。其实,它们不是以名称来区分,而是以地域来区分的。

在重庆,不管是火锅还是串串,味道都以麻辣劲爆为主,重牛油重佐料(姜蒜),浓烈香醇,刺激食客的感官和味觉;

在成都,不管是火锅还是串串,味道以鲜香为主,重香料,口感不腻,更有养生的功效。

所以在重庆,受不了重庆火锅燥辣的外地朋友们,你们也不要妄想着换做吃串串香就会好一点,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让老板少放辣,微辣、微微辣或者鸳鸯锅。

相对成都火锅的温和,“微辣是最后的底线”这句话,其实是重庆火锅传出来的,不过这也只是一句诙谐调侃,重庆上到政府下到市民,都是很宠游客的,只要你来,不光号召重庆市民别出门添堵,还准备了你们喜欢的鸳鸯锅。

但如果你选择清汤,那会失去刺激的体验。

火锅火辣直率,串串温和精细

《不一young的家乡味》——“不要微微辣的串串锅才巴适”这期节目里,一个叫赵露思的姑娘说:麻婆豆腐、夫妻肺片、麻辣火锅等等川菜,热情火辣、直率,塑造了成都人的麻辣性格。

网上查了一下,这个姑娘是98年的,好像是一个什么演员(原谅我不太了解),也许是她太年轻,对成渝两地的文化不够了解,又或许她没准备好。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笑话,重庆男人和成都男人深夜回家的不同待遇:

重庆男人一敲门,重庆妹妹张口一阵乱骂,骂得你想寻死,但是15分钟后保证都钻进被窝;

成都男人一敲们,成都妹妹不骂,温柔地说,“回来了所?你还回来爪子喃?耍三,哎呀,外面的妹妹那么温柔,耍够了才回来三……反正家庭5年要实行一个改制三……”结果到凌晨5点还没进门。

众所周知,热情火辣、直率是形容重庆人的,成都人应该是温柔体贴,连李伯清老师都说:成都人阴柔,重庆人躁动。

火锅和串串,一个大碗装肉,豪爽耿直;一个精签巧穿,细腻精致。无疑把重庆人的火辣直率和成都人温和精细展现得淋漓尽致。

国庆将至,我代表个人,代表重庆和邻居成都,欢迎大家前来游玩,还特地做了一首打油诗,请笑纳:

成渝两家是兄弟,火锅串串表情谊;

家乡味道存记忆,外地朋友来传递。

#不一young的家乡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1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