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是我国餐饮门店规模最大的省份(90.0万家,截止年Q2),年餐饮总收入亿元,增速达15.4%。放眼全国,-年全国餐饮两年平均增速仅0.2%,而广东餐饮收入两年平均增速达5.1%,广东餐饮市场的繁荣,为社会消费的回暖做出了突出贡献,大大增强了人们的消费信心。
数据来源:广东统计局
广东有着深厚的饮食文化底蕴,早茶、烧腊、卤鹅、砂锅......不仅是当地老百姓的三餐日常,也让全国各地“老饕”们充满了向往。这里有许多传承的味道和优秀的餐饮企业,随着餐饮行业近两年的变化,他们又有哪些举措呢?
01
恪守老广味道:
粤菜老字号最大程度保留传统风味,
用营销俘获年轻人
老字号广州酒家,是广东很有代表性的上市餐饮集团,旗下有广州酒家、陶陶居、天极品等餐饮品牌,为粤菜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年,陶陶居上海首店落户新天地;年,陶陶居北京三里屯店开业,众多消费者慕名而来,称赞其口味高度还原。
粤菜要向省外扩张,难题在于如何保证食物的原汁原味,据陶陶居介绍,后厨技术力量和服务团队90%的人员都在广州选拔培训,其选材要求、烹饪手法、服务标准都与广州毫无二致,最大程度保留传统手工艺、还原菜品风味。
美食博主探店评价
在产品方面恪守老广味道的老字号,也用充满创新和诚意的营销方式俘获了年轻人的心。最近,陶陶居联合上海老字号百雀羚在上海举办“百变陶陶居”新菜发布会,将新中式旗袍秀与广府美食结合尽显岭南韵味,将美食发布会演绎成了一场极具震撼力的味觉与视觉的美学盛宴,引得魔都年轻人纷纷前去打卡。
02
“鲜”即王道:
粤式火锅在本地受众广泛,应尽快走出去
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人能够抵抗川式火锅的魅力和成瘾性,但是在广东,粤式火锅却能与川式火锅”平分秋色”。例如,口味清淡甘和、注重牛肉新鲜度的潮汕牛肉火锅,满足了人们追求健康饮食的需求。其中八合里牛肉火锅,在广东本地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海底捞。
最近八合里又搞了一个大动作,那就是联合重庆美食的代表遇见小面,推出了牛肉丸麻辣小面,用潮汕牛肉丸结合重庆麻辣汤汁,咸辣与鲜甜结合,口感丰富,层次鲜明,十分过瘾。这次的合作不仅是两大菜系的创新融合,更代表了两座美食城市的交融碰撞。
除了注重食材“鲜”的牛肉火锅,汤汁“鲜”也是粤式火锅的一大特色。像猪肚鸡火锅、花胶鸡火锅,它们都起源于广东经典菜品,强调“清淡鲜美”、“滋补养生”、“煲汤喝汤”,拿来做火锅汤底拥有极佳的味觉辨识度,在一众重油重辣的川式火锅中杀出重围。
不过在粤式火锅赛道中,尚未出现全国规模连锁的头部餐饮企业,口味或许是阻碍餐饮品牌进一步扩张的短板。比起川渝火锅,清汤火锅难以快速攻占味蕾,缺少成瘾性和侵略性,难以提高客户粘性。加上许多川渝火锅企业近年来也将猪肚鸡口味锅底加入自己的菜单,本土粤式火锅品牌的外拓之路并不会很容易。
03
抢先入局预制菜:
率先发布团体标准,领跑行业发展
年还未结束,预制菜已成餐饮业最火概念。3月2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简称“菜十条”)的通知;3月30日,湛江举办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大会;5月16日,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成立,并发布了首批7项预制菜团体标准,成为国内首套预制菜团体标准。
目前,佛山、肇庆、江门、湛江、茂名、潮州等地都在积极创建预制菜产业园,推动广东预制菜以产业园形式聚集发展。
虽然预制菜是新兴概念,但是广东地处东南沿海,聚集了众多农业龙头企业,他们在B端预制菜已经深耕数十年之久,行业发展水平领先全国。例如水产品加工企业国联水产,通过整合供应链资源和加大水产品精深加工投入,实现水产品从食材到预制菜工业化量产的转变,旗下有龙霸和小霸龙两个海鲜预制菜品牌,研发了菠萝烤鱼、调味小龙虾、水晶虾饺、剁椒鱼头、水煮鱼等众多水产预制菜产品,不仅在电商平台上成为畅销爆款,最近还拿到了海外订单,助力广东预制菜“走出去”。
在过去,“好吃难做”一直是粤菜传承与发展的一大难点,有行业专家认为,预制菜将成为广东餐饮企业发展的突破口,未来也将不断朝细分化方向发展。
广东餐饮企业未来的发展会如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