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重庆沙坪坝某火锅店内人山人海,很多饕餮食客正在享受着重庆最为知名的餐饮。这时,几名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点了毛肚之类的特色菜品,边吃火锅边聊天,非常的尽兴。然而在他们结账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一名顾客发现老板给他们的账单比自己算得多了几十块钱,反复核对后,他们决定问清楚。老板解释说,这是火锅锅底费和油碟费。但是顾客并不认同这一说法。他们说自己以前吃火锅从来没有收过什么锅底费,更不用提油碟了。在他们看来,火锅本身就包含着锅底和油碟,没有火锅锅底就无法吃火锅,不用油碟就吃不出重庆火锅的特有的味道,怎么能另收费呢。
火锅店老板解释说,在重庆确实都是收锅底和调料费的。这时候顾客又指出:你们没有在菜单上进行标明,在任何地方也都没有明确说明,那你这个就是乱收费。双方都不让步,火药味渐渐浓了。外地顾客情绪激动之下大喊:你们就是欺负外地人。火锅店方说:不要说什么重庆人,什么外地人,我们都是人,不要找借口。一名彭姓情急之下还动手打了火锅店老板。
无奈之下,火锅店选择了报警。警方将双方带到了派出所进行调解。警方了解后进行调解:应该提前告知顾客具体收费标准。顾客提前知晓费用,花钱花得清楚,也就少了矛盾。消费者也应该知晓每个地方商业习惯不一样,应该耐心和商家沟通,更不能打人。此后,外地顾客补交了锅底费和油碟费,商家承诺以后将会把这些费用明示。
四川和重庆吃火锅,既要付肉和蔬菜等钱,又要付锅底费和油碟钱,锅底钱和油碟钱一般不写在菜单上,这是约定成俗,本地人都知道,外地人未必清楚。不过,约定成俗不一定就是合理,尤其是消费,就应该每一分钱都明明白白让顾客事先知道,明码标价做生意,少了矛盾就是和气生财。
我曾经在重庆和成都呆了很多年,印象中巴蜀地区的火锅锅底以前是不收费的。但是后来,开始开始整顿火锅业,查出了许多馆子都在用“老油”,也就是火锅油反复使用。惩罚了一批商家之后,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少,不过火锅店的成本显然上升了,自然锅底费也就少不了。其他地区可能情况不同,不好一概而论。不过有意思的是一些有名气的京味涮锅店,白水锅都是有“锅底费”的。
这几名外地游客也脾气太大了些,遇到问题没有想着怎么合理解决,竟然动手打人。但警方对此没有丝毫处理,也是有点匪夷所思。入乡随俗的道理大部分人都懂,不能走到什么地方,都以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衡量。那就显得无知且粗鲁了。不知道这些游客如果去了国外,被收小费的时候,会不会说:我们国家都不收小费,你们凭什么收,这是在欺负外地人,顺便打人家老板几下。
生活中时常有些小矛盾,可有些人偏偏揪着不放,还以为自己是“认真”,其实只是分不清是非道理罢了。为了几十块钱的费用,非要争得明明白白,甚至动手打人,进了派出所,这样的人恐怕人生境界也不高。生活纷繁复杂,而人的精力时间有限,所以聪明的人都会抓住主要矛盾,而不会在琐碎之事上浪费生命。外地旅游或者品尝当地美食,都是一件开心的事,为小事破坏了美好的心情,才是最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