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是川渝地区最受欢迎的饮食。在重庆,每30个人里就有1个人从事火锅相关的行业;对于外地人来说,无论提到的是四川还是重庆最先想到的都是火锅,一群人围坐在一张小桌上,被咕噜咕噜翻滚的红油烘的满头大汗才算来过。
俗话说“川渝不分家”,但是就火锅而言,四川火锅和重庆火锅还是有很多差异的。而在巴蜀之外的地方,很多人往往把两地的火锅混为一谈,统称为“四川火锅”。不过这要是被重庆人听到,你大概能够得到一个快翻上天的白眼。
小龙坎没有小龙坎
纵观这两年成都最火的火锅,不得不提到火锅界的网红——小龙坎。
小龙坎,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是重庆人再熟悉不过的。近些年来,一家名为小龙坎的火锅连锁店,突然成为了爆款。食客需要大排长龙才能够吃到,一时之间风光无限。当火锅和小龙坎结合到一起,大家必定认为这是重庆本土的品牌,可事实上,“小龙坎”火锅却来自四川成都。
小龙坎是重庆火锅的起源地,距离现在已有百年的历史。此次节目中,Jason一行人就来到了重庆的小龙坎街道,这一街道集聚了重庆大大小小,著名非著名的火锅店,然而却并没有“小龙坎”火锅。
电台巷没有电台巷
同样打着重庆地名的知名成都火锅——电台巷。
据了解,电台巷火锅真正爆火的原因有三不妥协:只有一种红油锅底、调料只有香油蒜泥、只在下午和晚上营业。
电台巷,位于重庆·沙坪坝·小龙坎正街。电台巷火锅,却是不在重庆,而是在成都,是来自成都的正宗重庆老火锅。
据说,电台巷创始人唐一拜师重庆大龙火锅刘师傅,为了学艺唐一放弃了曾经的贸易生意,花了整整三年时间,从一个小老板变成火锅店小工,直到有一天连师傅都分辨不出他偷偷炒料,唐老板知道自己出师了。所以严格意义来说,电台巷是重庆火锅!
电台巷创始人唐一,亲自炒料
当我们在路见不平来碗Fun的微博上发出话题后,也得到了电台巷火锅官方的解释~
重庆之旅中Jason和小师妹刚下飞机便奔赴小龙坎街道,品尝了一下正宗地道的大龙火锅,据说,大龙火锅仅此一家,绝无分店,酣畅淋漓的体验了一把,真是不枉此行。
为什么源自四川的火锅品牌争相用重庆地名命名呢?莫非重庆火锅更胜一筹?不过,并不能以偏概全,重庆火锅VS四川火锅,客观的说两者各有千秋吧。
锅底
锅底是重庆火锅与四川火锅最大的不同之处。
重庆火锅锅底大多采用牛油,牛油会让火锅变得香醇有味。
四川火锅多采用菜籽油(植物油),菜籽油本身不具有浓郁的香味,所以四川火锅还会添加大量的香料来添香。
蘸料
在重庆吃火锅,蘸料简单粗暴,香油,蒜粒,香菜就足够,需要调味就加少许味精,味道淡了加稍许盐。如果觉得还不够辣,原汤碟子加小米辣是他们特色,什么,你还要再辣一点?那就来个干碟子嘛!
成都火锅的蘸碟要精致的多,除了传统的香油蒜末香菜末,成都人更喜欢在油碟里加蚝油。现在一些火锅店发现蚝油已经无法满足大家需求了,推出了香辣牛肉酱,瑶柱香菇酱......从切制的刀法来说,各种调料都切的比较碎,方便能在蘸料时能将各种调料裹在菜里。
菜品
重庆火锅较大程度的保留了它的原创性与传统性,火锅较少采用其他菜系的菜品,多保留了原始的“码头菜品”,如毛肚、黄喉、鸭肠,这三样也被称为重庆火锅的”老三篇“。
对于菜品的外形,重庆火锅则少了份讲究,多了份粗狂,视觉性上大打折扣,但味道绝对不会差半分。有时候,反而因为这份原始,吃起来更别有一番风味。
四川火锅的菜品比较丰富,精致细腻,种类繁多。在经过发展之后,融入了很多并非川菜传统的菜色,如火锅前的飞饼、烤鸭、叉烧,火锅中的虾饺、蟹卷、香豆腐,火锅后的各色点心如冰淇淋等,菜品精致量小,价格略高。
重庆火锅vs四川火锅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