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趣十足的叠石火锅

本文转自:大渡口报

  □本报记者师瑶实习生胡宁

  围炉聚炊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3月28日,家住渝北的王欣然约了几个朋友驱车一个多小时到蜂窝坝村吃叠石火锅,他们围炉而坐享用着柴火火锅,边吃边聊兴味盎然,王欣然夹起一块鸡肉放进碗里,满足地说:“景美菜鲜火锅香,人均只要88元,不枉我们大老远跑这一趟,值!”

  蜂窝坝村的叠石火锅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老饕们趋之若鹜?关键就在于蜂窝坝叠石火锅有着其他地方没有的“野趣”。吃叠石火锅是没有餐桌的,就一人一只方凳围坐在一处平坦的敞坝上,四周有错落嶙峋的蜂窝叠石和遥遥在望的青山农田,食客们围坐炉边,看着乡间美景,吹着染了草木芬芳的清风,听炉中木柴烧得噼啪作响,闻着锅里红汤沸腾时散发出的诱人鲜香,吃着刚从地里采摘的时令鲜蔬,任谁都会忍不住食指大动。

  专门负责菜品准备的村民刘栋友说:“为了保证新鲜,我们的食材都是当天准备,蔬菜都是村民们自己种的,肉类则由村民专程下山去采购运回,所以想要吃我们的叠石火锅,需要提前一到两天预定才行。除了叠石火锅,我们这里还可以吃养生鸡汤、柴火鸡,火锅底料也有售,1斤装40元。”

  从今年春节期间开始试营业到如今每月接待余人,蜂窝坝村的叠石火锅在食客们的口口相传中渐渐有了名气,不少人选择来这里公司团建或朋友聚会,叠石火锅成了跳磴的“网红”美食,蜂窝坝村被更多人知晓,村民也从集体收益中得到了分红,尝到了“甜头”,对自己和蜂窝坝村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事实上,叠石火锅的“诞生”过程却充满艰辛。

  蜂窝坝村位于跳磴镇西南部山中,分属小南海水泥厂、重钢和成都铁路的3个矿场让这里曾经“因矿而兴”。可随着矿场关停搬移,村民大多依靠种地为生,人均收入较低,辖区内公交车不到村、快递不到社,基础设施落后,百废待兴。

  “想过好日子,决不能等靠要,这是我们的家乡,要靠自己动手富起来!”有了这样的想法,村里的23名党员干部主动站出来,想办法、做工作,帮助村民转变思想,自发整理村容村貌、清理修缮未开发的旅游景点,

  想扩大影响力需要更多“流量”,蜂窝坝村书记杨衍育立刻想到了重庆的“顶流”——火锅,他说:“没人能拒绝美景和美食!在蜂窝坝村特有的‘蜂窝叠石’边吃火锅,这种体验别的地方可感受不到!”杨衍育也坦言,因为项目是由村民集资,资金紧张,投资的每一分钱都恨不得掰开了花。“最多的投入都用来保证叠石火锅味道和品质,其他的我们能省则省。”蔬菜村民们自己种,锅底自己熬,柴火是山里清理出的枯枝死树,路标招牌都是自己手造。就连外出做宣传时,因为不舍得买支架,遇到海报无处张贴的情况,都是工作人员用双手举着向大家展示。“不是我们想抠门,只要能让村民获利更多更有奔头,我们什么苦都愿吃。”回忆创业初期的艰难,杨衍育忍不住红了眼眶,但村民的支持坚定了他们定能振兴蜂窝坝村的信心,他说:“什么阻挡不了蜂窝坝前进的脚步!”

  接下来,蜂窝坝还计划利用集中置换房经营民宿,推动山地摩托车项目,充分利用村子的现有条件盘活乡村旅游。村民们有信心、有干劲,把蜂窝坝变成人人向往的美丽乡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