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火锅的历史缘起
火锅,英文直译为hotpot,很容易理解,就是其字面的意思。有火源,然后再有一口锅,就组成了火锅最基本的配置。根据考古发现,火锅这种烹饪食物的形式,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而到了宋朝,逐渐变得平民化。同时,它基本上没有什么地域限制,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不过,广泛地分布,也意味着区域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02火锅的差异性
火锅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了非常多的分支,因为味型、食材、加热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出了不同的火锅类别。传统一点的火锅,采用烧红的炭进行加热,最典型的就是北京涮羊肉。一个特制的铜锅,中间是单独的炉子,可以放置炭火,周围一圈是用来烫煮食物的区域。而除此之外,大部分火锅都采用明火加热,或者使用普及率很高的电磁炉。味型方面,可能是不同火锅之间差异最为明显的部分了。重庆麻辣火锅,以重麻重辣为特色,锅底采用醇厚的牛油,滋味浓郁。而上文提及的北京涮羊肉,锅底基本就是清水,两者之间的味型差异极大。食材方面,每个地区都有自己更偏爱的食物类别。潮汕火锅,牛肉是最为重要的,以至于他们将牛肉按照不同的部位来分别处理和烫煮,而且严格控制时间。重庆麻辣火锅,各种动物的下水是山城人们最喜欢的。很可惜,对大部分外地朋友而言,这些被我们视如珍宝的食材,却并不能得到认可。海鲜火锅,更多的是由东南亚地区传入,目前在国内也拥有比较大的市场。与此同时,由于地区之间不断地融合与交流,各类火锅也开始接受更多其他品类的食材,因为包容正是火锅的本质特性。03火锅被推崇的原因
那么,火锅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广泛的推崇呢?首先,就是它的就餐形式,其实也就两个字——方便。相较于其他的烹饪方式,火锅只要调配好锅底,处理好食材,剩下的就靠大家自己了。同时,所有的食物都可以即烫即食,保证一定是热腾腾的。而且,火锅通常是一大桌人围在一起吃,这样的形式符合中国人骨子里对热闹、团圆的追求。另外一方面,热气腾腾、红红火火的火锅,也拥有美好的寓意,自然就成为了大家团聚时的好选择。其次,火锅食材的多样性,能够满足大家差异化的饮食需求。前文也提到过,包容是火锅的本质特性,在这一口锅里,我们可以烫煮任何想吃的食物。你想吃牛肉,他想吃鱼丸,我想吃肥肠……为了营养均衡,还得准备一点蔬菜,这些都没有问题。或许部分类别的火锅对食材有所限制,但是大部分情况下,火锅都可以满足同一餐桌上的所有人。再不济,大家还可以通过自己调配蘸料来满足个人的口味需求。最后,还得回归到餐饮的本质——味道。火锅之所以引得这么多人为之疯狂,充分说明了它已经抓住了大家的胃。重庆人的最爱——麻辣火锅,各种食材在滚烫的牛油锅底里翻腾,充分吸收锅底里的浓香之后,放入香油中冷却,裹上一些蒜泥,再放入口中,那可真是难以形容的滋味。北京涮羊肉,切得如纸一样薄的羊肉片,放入清水中快速烫熟,再裹上芝麻酱,入口的时候,简直是一发入魂。潮汕火锅,牛肉丸是最经典的,纯手工打出来的丸子,在与牙齿和舌尖碰触的一瞬间,你就知道,这一口值了!还有更多其他的火锅,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以免大家口水流出来。不同的火锅,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有的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