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写重庆不夜九街又无眠新华社新媒体

01:02

新华社重庆3月25日电(记者韩振陶冶刘恩黎)重庆有条“不夜”的九街,它位于江北区观音桥商圈。丰富的业态和超高的人气,使它成为重庆“夜经济”的名片和“时尚重庆”的打卡地。被新冠肺炎疫情“冬眠”了近2个月后,“不夜”的九街日前又恢复了往日的“律动”。

漫步入夜的九街街头,春风徐徐,街边的餐饮店飘出了特有的重庆火锅味道;路边的舞台上,街头艺人唱出了重庆本土的声音;酒吧和KTV门前,年轻人有序地排着队等候入场,他们准备用一场狂欢扫除压抑了2个月的心情。大街小巷上,行人们戴着口罩,或驻足或徐行,他们在感受着九街的“律动”,也在见证着疫情的消融。

街头艺人在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九街街头唱歌。

“重庆本地已连续27天无新增确诊病例,市里要求各区县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快全面恢复正常生活秩序,江北区采取外松内紧的方式,帮助企业做好疫情防控,推动全区生活秩序有序恢复,九街的夜经济重新被‘点燃’。”观音桥街道负责人说。

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九街的一家烤肉店工作人员(右)在制作烤肉。

酒吧是九街的重要元素。在一家大型酒吧门口,工作人员正在给入场者扫“渝康码”、登记信息、测量体温,并控制入场人数。酒吧内,灯光闪烁,音乐振奋。“今天是酒吧第一天复工,除了需要对进场人员进行检测、筛查和登记,我们还采取预约制的方式把入场人数控制在接待能力的50%,为消费者留出更大空间。”酒吧投资人告诉记者。

消费者在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九街的一家烧烤店内用餐。

消费者在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九街的一家KTV内唱歌。

KTV也跟酒吧同步复工。“听见冬天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在一家大型KTV包间内,当了2个月“宅女”的翁倩倩正手持话筒用一首《遇见》抒发心情。“居家战‘疫’了2个月,现在终于可以唱歌了。”她说,本来跟朋友出来之前她还有些小顾虑,但了解了KTV的防控措施后,她跟朋友现在比较放心了。

消费者在进入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九街的一家KTV前接受电子体温检测。

“我们KTV投资1.2亿元,去年3月份开业,到现在刚好满一年。本来还担心不能开业,但江北区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KTV负责人说,“政府这种实事求是,敢于担当的作风,让我们企业感到很欣慰,也极大提升了我们的信心。”

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九街的一家火锅店工作人员在上菜。

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年底,腾讯联合瞭望智库发布《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重庆位列榜首。九街作为重庆“夜经济”的代表,辖区内分布着近千家文创、餐饮、酒吧等各类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让九街“律动”起来,不但有助于尽快恢复生活秩序,还能稳定就业、发展经济。当前辖区电影院、健身馆等场所也正积极为恢复营业做准备,95%以上已复工,2天内基本可达%。

消费者在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九街购买饮品。

驻唱人员在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九街的一家餐酒吧前唱歌。

凌晨1点半,“不夜”的九街依旧人流如织。谁能想到,不久前这里还是灯光暗淡,行人稀疏,犹如入梦。

“听见冬天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不夜”的九街一旦醒来,就是无眠。(摄影记者:王全超;视频记者:杨仕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4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