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作为一个久负盛名的旅游城市,在全国范围内都很有名。无论是网络短视频平台热门的时尚网红景点还是壮美瑰丽的自然风光,无论是充满现代感的摩天大楼还是富有特色重庆味道的古巴蜀,在山城重庆,几乎都能找到你喜欢的那一款。
除了丰富的旅游资源,重庆还是一个美食天堂,耳熟能详的重庆小面;火辣热烈的重庆火锅,亦或是充满老重庆风味的泉水鸡都牢牢占据了人们的目光。除此之外,重庆还有两道重庆特色美食深得文清的喜欢,那就是毛血旺和重庆油茶。
01重庆江湖菜鼻祖之一—毛血旺
毛血旺又被称为冒血旺,用猪血作为制作的主要材料(也有用鸭血替代),采用煮作为主要烹饪技巧的一道菜,是很重的麻辣口味。这道菜是重庆菜的代表之一,也是重庆江湖菜的开山鼻祖之一,主要流行于重庆、四川等西南地区。
重庆千年古镇磁器口有三道名菜,分别为毛血旺、汇千张和麻辣鱼,这三道菜还被《重庆菜谱》收录。作为有名的江湖菜,毛血旺原来主要的供应对象是嘉陵江上的船夫和码头上的搬运工,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毛血旺名气的逐渐扩大,这道菜的受众越来越广。
话说回来,这道菜还有个历史故事。听说在民国初年,南来北往的商人在磁器口码头歇脚,有一个大婶当街摆起了卖杂碎汤的小摊,用猪头肉、猪骨头和豌豆熬煮成汤,再加上一些猪肺、肥肠等猪内脏,再辅以老姜、花椒、料酒等去腥的调料煨制。最后煮出来的时候吃起来味道出奇的鲜美,受到了众人一致的赞美。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张氏又在杂碎汤里直接放入了生的热腾腾的猪血,在煮的过程中发现猪血越煮越鲜嫩。毛这个词语在重庆话里是豪放、马虎的意思,所以这道菜翻译过来就是,没有章法的猪血猪杂大乱炖,倒是增添了许多幽默色彩。
文清在没有吃过这道菜之前,还真的不知道这道菜里面具体有什么东西。吃过之后才知道原来这道菜是把生血旺现烫现吃,并辅以毛肚杂碎为主料制作而成。
02重庆油茶—与重庆小面齐驾并驱的神级早餐
重庆美食浩如烟海,早餐作为一天起始的第一餐在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很多人以为重庆小面就差不多是重庆人早上吃的东西了,实则不然。在老重庆人的早饭市场里,除了重庆小面还有一个无可撼动的存在,那就是油茶。
很多人听到这个词,内心可能会疑惑,文清就是如此,油茶是什么,是茶吗?但其实不然。油茶原名叫做油茶馓子,是一种用馓子和米羹混合在一起吃的东西。有些人可能会疑惑,馓子又是什么?馓子其实就是一种以米面作为主料,油炸的食物。油茶上面像饼干一样酥脆的东西就是馓子。馓子色泽偏黄,油光发亮,一层一层地堆在米羹上十分美观。
据说在以前的旧社会,人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油茶是当时的黄包车夫、码头搬运工等贫苦百姓用来犒劳自己的奢侈品。虽然现在经济发达,物质生活十分丰富,但是油茶还是没有退出重庆人们的餐桌。
在清晨的重庆街头,可以看到很多支起来的油茶摊子,等公交的上班族每人一碗,就着热气呼呼地吃下去,整个人都温暖了起来。可以说,重庆小面和油茶这两大神级早餐的存在开启了重庆人一天生活的动力,从这里也能看出重庆人的生活态度,朴实、热情。
文清还记得自己当时也买了一碗重庆油茶,端到手里热乎乎的,眼花缭乱的佐料混着馓子拌在米羹里面特别入味。用小火慢慢熬成的米羹口感十分细腻,大米的香味混合着馓子的脆香丝丝缕缕地钻进人的鼻孔。
因为加了猪油的缘故、葱花、香菜还有重庆特产涪陵榨菜,所以闻上去就特别香气扑人,油酥黄豆、猪油、辣椒的香气以一种很协调的方式融为一起,让人一闻到就直想流口水。而且整碗馓子量特别的大,根本不用担心吃不饱的问题。寒冷的清晨喝上一口油茶,虽不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竟也神奇地让文清这个外来人有了一种奇妙的归属感。
03世界上最大的自然桥群—天生三桥
天生三桥位于武隆喀斯特旅游区,是武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天生三桥景区非常大,有三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天然石桥,分别是天龙桥、青龙桥和黑龙桥。这三座桥从西向东一字排开,间隔较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天生桥群。
天上三桥的壮观之处不仅于此,在三座桥中间还夹着天龙天坑和神鹰天坑两个天坑,珠串相连,实在别有洞天,看的人不由自主地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最让文清感到印象深刻的便是天龙桥,又名头道桥,桥下有南北穿洞,两孔的形状十分标准,宛如人工。导游还介绍,天龙桥高两百三十多米,宽约一百五十米,平均拱高接近一百米,气势恢宏,宛若长眠于此的东方巨龙。
穿过天龙桥北穿洞就进入了天龙桥的天坑,这个天坑呈十字形,中间有一条小路横贯其中。在天坑中间还有一个古色古香的建筑—天福官驿,这个驿站坐落在这个天坑之中,看上去十分古朴,兼有一丝神秘色彩。游客们都被这个幽静的建筑所吸引,饶有兴趣地参观着天坑里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