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20多人在江苏镇江“小龙坎”火锅店就餐后出现呕吐腹泻。
8月10日左右,有网友反映在“富顺小龙坎”吃到了疑似变质食物。
8月11日,4位市民在成都市成华区新风路吃完“小龙坎老火锅”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
对于上述多起事件,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7月26日至8月16日期间,连发10条微博发声:这些“小龙坎”火锅店均不是直营店或加盟店,而是“高仿”“仿冒”。然而,这些“高仿”和“仿冒”的说法,引来了业内其他“小龙坎”们的不认同。成都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国内多家公司因抢注小龙坎商标,陷入商标争夺战。
▲位于成华区新风路的“小龙坎老火锅”
“小龙坎”接连出状况
成都小龙坎称被“仿冒”
8月21日,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成都小龙坎)再次发布声明:小龙坎老火锅大成都范围仅有10家门店,无任何加盟合作门店。
在刚刚过去的20天,该店连发10条“澄清”微博,主要针对近来网友在镇江、成都、富顺等地“小龙坎”火锅店就餐后出现不适情况的回应。成都小龙坎认为,自己是最早使用小龙坎老火锅名字的企业。
“当时我们只想以‘小龙坎老火锅’名字做一家小火锅,但是没有想到做得这么好。”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媒体公关负责人何小姐说。年4月,小龙坎老火锅水碾河店开业,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生死挣扎存活期,到年4月,在春熙路开了第4家店。
年下半年,带着各式前缀和后缀的小龙坎老火锅店开始出现。
“许多店不仅从装修到店面都是相似,即便是我们自己人看到都不一定第一眼辨别出来。”何小姐说。为了维权,年该公司申请商标注册,但是在公示阶段因为有争议而被驳回申请。
“只要一直有人有异议,我们就一直申请不下来。”何小姐说,因为这种无商标的尴尬,即便公司想维权,只能通过不断在官微、官博和店面上公布声明和10个直营店地址予以回应。“在没有拿到正式法律依据之前,我们说人家假冒或者说自己正宗都不合适,只能做好自身。”
▲成都街头的各种小龙坎火锅
其他小龙坎:
不该被戴上仿冒的帽子
8月14日,成都新风路号谢记小龙坎老火锅同样通过同名注册微博予以回应:“对于真假‘小龙坎火锅’一说,本店证照严格按照工商流程办理。”谢记小龙坎老火锅营运经理付健对于被戴上“假冒”的帽子,大呼“冤枉”。
另一家位于自贡市富顺县的“小龙坎”火锅店,系成都云长小龙坎火锅店的加盟店。富顺“小龙坎”火锅店负责人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之前出现的网上反映的客人吃到了疑似变质食物风波,店方怀疑是人为导致,现已将相关证据递交当地公安机关。
对于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对外称的“仿冒”一说,该负责人表示,总公司在全国多个地方都开有“小龙坎”火锅店,均手续齐全,没有侵权行为。她认为,小龙坎作为一个地名被广泛使用于火锅店名称,这是因为其自身的影响力,不能说成是哪一家专有专用。
自贡市城区目前有两家“小龙坎”火锅,一家位于华商国际城,是成都小龙坎餐饮有限公司加盟店,一家位于自流井区毛家坝,是巴蜀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加盟店。
“把自身做好才是硬道理。”毛家坝“小龙坎”火锅店负责人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称,该负责人也注意到了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对外声称“自己是正宗,其他是高仿、仿冒”的说法,他认为,该说法不对。“如何证明正宗不正宗?如何证明别人是仿冒?”他说,同行之间应该从菜品、服务等方面来竞争,保持良性竞争,争取更多的消费者认可。
数十个“小龙坎”商标申请
多个被驳回、不予受理
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小龙坎街道是重庆市沙坪坝区的一个街道。根据重庆沙坪坝微政务的介绍,小龙坎原来叫小门坎,是通往成都的必经之路,从平顶山下来的石梯坎在两石壁前穿过,就像一座座石门,所以叫小门坎。平顶山一带山势起伏,形似龙形,传说是重庆的“龙脊”,一直延伸至佛图关,于是明朝末年时,平顶山就被称为大龙坎,马家岩一带就被称为小龙坎。由于成渝公路和渝碚公路在这里会合,小龙坎成为交通要道,逐渐繁华起来。年建立街道办事处,曾是沙坪坝区政府机关驻地。
成都商报记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带有“小龙坎餐饮”信息的企业超过50家。
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