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火锅企业20强火锅底料行业加速发展火锅行业产业链已经成型,从上游原料生产、中游火锅料和火锅调料到下游火锅餐饮等。其中,火锅底料发展尤其迅猛。目前,火锅底料市场已成为复合调味料第二大细分市场。川财证券食品饮料产业日报称,年火锅调味品市场规模在亿左右,预计未来五年火锅底料行业增长速度仍保持稳定,年市场规模将达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7%。海底捞(HK)于今年9月成功在港交所敲钟,但其投资的颐海早于年就在港交所上市了。颐海国际(HK)第一大股东和控制人分别为张勇、舒萍夫妇,拥有47.8%的股份。其主营业务为火锅底料(72.7%)、火锅蘸料(3.9%)及复合调味品(12.2%)的生产与销售。为什么是火锅底料先上市了?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给出了答案:火锅底料生产相对于餐饮服务而言,投资者承担的风险更小,而其上市融资后就有了更大的资金池,符合风险最小化、利润最大化原则。但朱丹蓬也表示,川味复合调味料行业将依托火锅品类得到发展,但是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不过目前成功上市的火锅底料企业仅颐海国际一家,专营火锅底料的企业,也面临上市困境。天味食品就是这样一家火锅底料企业,自年起,6年来屡次冲击A股IPO,却屡战屡败。今年5月,天味食品再次递交招股书,11月更新了招股说明书,这已经是它第五次冲击IPO了。天味食品上市之路艰难经营后劲不足是什么阻碍了天味食品上市之路?根源在于食品安全问题和业绩滑坡。天味食品第一次递交上市申请时,其招股书披露,年至年3月,天味食品加工火锅底料所用的牛油超半数都是向金安公司采购的毒牛油,金安公司一直是公司前十大供货商。年1月至年5月,金安公司共向包括天味食品在内的多家食品企业销售共计1.9万余吨,销售金额达人民币1.7亿余元。而天味食品是其中的最大买家。金安食品开发公司生产、销售有毒“牛油”的特大案件震惊全国,也给天味食品的上市之路蒙上了阴影。年初,法院对该案进行了宣判,认定金安公司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罚金3.4亿余元;被告人韦明金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天味食品于年成立,颐海国际于年成立,两家企业一直是彼此对标的竞争对手。早些年天味食品的营收和净利润一直站在上风,不过,自从出了“毒牛油”案件,业绩逐渐被颐海国际反超。颐海国际背靠海底捞这座业界龙头,随着其版图的扩张而业绩飙升,年时就抢占了中高端市场30%的市场份额。年,颐海国际营业收入暴增51.4%,达到16.6亿,净利润也增长了39.6%至2.6亿。反观天味食品,年营收仅为10.6亿,净利润却不增反降,从年的最高峰2.03亿降到1.84亿,同比下降9.3%。来源:斑马消费与此同时,天味食品“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问题也爆了出来。从其更新的招股书中报告期产能利用率的数据来看,目前天味食品的所有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均不及80%,其中火锅底料的产能利用率不足70%。这与其所说“产品每季度产能利用率均在90%左右“这个说法相悖。这种情况下,天味食品仍然坚持产能扩张,可能会为公司埋下产能过剩的风险,也容易引起证监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