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的《歌手》上,赵雷作为踢馆歌手演唱了一首《成都》获得全场第二,彻底将这首歌引爆了朋友圈,红遍大江南北,不过这首歌在成都本地人听来却不怎么认可,因为它复古的曲风、寡淡的歌词听起来并不符合成都的传统与潮流兼备、玩乐与食色尽有的特征,认为这首歌随便换一个城市名字都能成立,记得当时我也写过,《成都》这首歌听起来不像成都,而是像一座内地八十年代的杨钰莹与毛宁相遇的小城。
然而,这首歌的火爆,恰不是因为它精准地描述了成都,而是因为它模糊地描述了某种城市,因而才会让无数人产生广泛而朦胧的代入感,听的是成都,心里想的也许是无数个地方。更因为创作者宽泛而模糊的构建,听者才有着自由想象的空间。这很像陈绮贞前几天在微博上说的一句话,“想精确直指核心,需要用模糊的辞令”。
所以精准与否在创作中是一把双刃剑,越精确,越会让小圈子的人感到认同,并情有独钟;越模糊,越会让大范围的人容易带入,但多数却是泛泛之感,其实在很多关于“中国城市”歌曲中,就有很多不亚于《成都》的佳作,今天让我们来细数下这些关于城市的作品——
北京
北京这座城市外在看起来粗糙、多元、市井、密集、视觉沉重而严穆,而内在却潮流、自恋、融汇、有秩,充满烟火气息,它实在是太大,太丰富,太复杂,单是“北京”这个名词就有着多种意象与含义,一个外地人在北京,真如沧海一栗,渺小得可怜。它是梦想召唤的一个代名词,但又是无数理想的幻灭之地;它有着最深的世俗传统与文化底蕴,但同时又有着最多元的怜悯与包容,你我在此可以平行生活。在这里,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任何异类,因为这里的人实在是见怪不怪,朝内,你缩在狭小的出租屋中,无人问津;朝外,你消失在城市的万千人海里,湮没无闻。
所以那些关于北京最出名的歌曲,它并不像描绘纽约的那些名曲一样都是现代而潮流、纸醉金迷,反而多数怀旧而生活苦涩,写北京的歌曲往往分为三类:一类是本地人怀念老北京生活的民俗与传统,多为摇滚歌手与民谣艺人;一类是校园民谣时代,唱着青春校园的白衣飘飘;一类是外地来此打拼的年轻人,写着北漂的孤独与心酸。所以苏醒的《北京City》在里面算比较特别,这首歌以小明星的视角看京城娱乐圈,各种满口大话、奔走钻营、老谋深算的投机分子,唱那些光鲜亮丽外表之下的荒唐、虚荣与丑陋,是一首现实且现代的关于北京的歌曲,又从这种真实的污浊中再反射出自己的梦想与初心。鲍家街43号的《晚安,北京》是一首带有平克·弗洛伊德气质的歌曲,歌中在一个夜晚向着所有未眠的人发出信号的意象,有着强烈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
城市“北京”的歌曲推荐
好妹妹《一个人的北京》赵雷《鼓楼》苏醒《北京City》何勇《钟鼓楼》鲍家街43号《晚安,北京》郁冬《北京的冬天》汪峰《北京北京》最佳歌曲
鲍家街43号《晚安,北京》
“我将在今夜的雨中睡去,伴着国产压路机的声音伴着伤口迸裂的巨响,在今夜的雨中睡去”
成都
成都如今像一座滤镜化的城市,这些滤镜的名称可以叫做,饮食男女、浮游天地、从前慢、蜀犬吠日、烟火闲情、乱花渐欲迷人眼,当然,也得是本身带有这种气质与属性,才能与这滤镜契合搭配,茶馆天井、麻将江湖、院落文化、悠哉街巷,先在苍蝇馆子里品尽川味的酸甜苦辣,再投入进迷醉而暧昧的夜生活里,同时这里又是一个潮流聚集地,盛产街拍与网红,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于是这座城市自然也在抖音上火爆,它的活在当下,它的不为生计卖命,它的无论外界如何风云激荡也仍悠然自得,它的在一切细微之处寻找闲适与快乐的宗旨,也正像是短视频的短反馈系统,由此可见,少不入川有它的道理,就像年轻人不知不觉就刷去了两个小时的抖音视频。
同时成都有丰富的酒吧与演艺文化,所以选秀歌手众多,关于成都的歌曲的曲风最广泛,无一例外,表达的都是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赵雷大热的《成都》并不能代表成都,而谢帝的《这才是成都》反而更有土生土长切身过活的丰富与真实,栩栩如生的口吻与对话。其中不乏有意思的作品,比如Ty与谢帝的《母老虎》,都说四川女人地位高,所以这首歌被谑称为“川渝地区男权意识的觉醒”。张靓颖的《ILoveThisCity》发布于汶川大地震之后不久,听起来有着心的重建的温暖与伤感,在《乐队的夏天》中光芒无法遮掩的海龟先生,那首《LitterBar》所写的就是在成都他们的理想所开始的地方。
城市“成都”的歌曲推荐
赵雷《成都》谢帝《这才是成都》Ty./谢帝《母老虎》张靓颖《ILoveThisCity》海龟先生《LitterBar》衣湿乐队《胖娃儿上成都》李宇春match《蜀秀》声音玩具《星期天大街》
最佳歌曲
谢帝《这才是成都》
“后视镜楼房就在两边,我感觉是飞在了城市间;
彩色的装饰灯挂满建筑外,灯不灭轻舟过万重山”
重庆
(图片拍摄:poco.cn陈同学cc)
都说重庆是一座具有“赛博朋克”气质的城市,河森正治的动画作品《TheNext》的取景据说就以重庆为灵感,他也在采访中表示“古老文明与崭新技术的碰撞与交融正带来日新月异的巨变,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比中国更适合这么一出大戏了”,重庆的复杂山地、巨型高楼、断崖绝壁、雨雾阴晦、轻轨穿梭、新式建筑与旧时的屋落纵横交叠在一起,驳杂又冷酷、视觉上乍明乍灭、确实很容易让人不想起《银翼杀手》那一类科幻电影,然而这并不是居民与规划有意为之,而是在不得已的山地环境中用生无意间催生出的另类美学,虽然视觉上与赛博朋克有相似之处,然而精神上却没有赛博朋克那种荒诞与衰败之感,它不赛博朋克,但却很“朋克”。
重庆的城市性格直爽而滚烫、爱憎分明、性烈如火,这种性情配上天然适合说唱的川渝方言,因此也像成都一样成为了一座说唱重地,Gai曾经的一句“勒是雾都”让人们了解到这座城市的粗放与江湖侠义气,而“老子吃火锅,你吃火锅底料”更是让人感到这座城市的霸道与不谄媚。
城市“重庆”的歌曲推荐
林宥嘉《全世界谁倾听你》房东的猫《等我们老了,就定居在重庆》曾楠《我在重庆的冬天给你写信》赵英俊《世界上不存在的歌》左小祖咒《重庆女人》Gai《火锅底料》Gai/大傻/Bridge《长河》
最佳歌曲
Gai/大傻/Bridge《长河》
“人生的长河,我把酒当歌血液流淌着,长江和黄河”
武汉
关于武汉出名的歌曲不多,但有的几首都很有格调。池莉是最会写武汉的作家,她土生土长于此,在她的眼中,武汉有一种“市井浪漫”,这种浪漫是市民极富日常生活的行动性,能够在做一顿饭里拥有创造的快乐,这种钟情于日常生活的一餐一饭,把生活创造出情感充沛的激情,是种本能的信仰,所以不难理解为何武汉被称作“过早王国”,把枯燥乏味的生活变化出百中花样,在实惠与低廉中挖掘出不同的乐趣,这里面包含的不仅是生活的美好,还有生活的苦楚,就像池莉所说,武汉人的血性,尚存人类最真实的感性冲动,还没有被社会教化条条框框完全变异,他们有血有肉,酷爱率性纯真自然地活着,他们愤世嫉俗,肆意嘲笑,随便讽刺,打架骂人,没有废话,黑色英雄也是英雄。
生命之饼的《大武汉》就像是池莉所说的这种诠释,有着城市底层的生命张力,不顾疼痛地与生活较量、反抗与碰撞,武汉的“朋克”气质与生命之饼有着莫大的关系,达达乐队的《南方》是种伤感的回忆,那是彭坦已经离开武汉后,有天在北京的一个下雨的夜晚,潮湿与回忆从窗外扑面而来,那种感觉就像在武汉,让他想起那么多年在南方的日子。钟立风的《武汉这些天一直在下雨》,有句歌词带有着触目惊心的诗意,“我看到有人从黄鹤楼跳了下去,像只飞鸟消失无踪影”,你不知这座充满世俗智慧与市井浪漫的城市背面,还有着怎样悲情沉重的隐秘故事或是遗世独立的飞离而去。
城市“武汉”的歌曲推荐
生命之饼《大武汉》达达乐队《南方》钟立风《武汉这些天一直在下雨》李行亮《武汉爱情故事》
最佳歌曲
生命之饼《大武汉》
“这是一个朋克城市,武汉我们就在这里开始反抗,武汉”
西安
黑撒通过这次在《乐队的夏天》被更多观众熟知,他们的很多作品都与西安紧密相连,从风土人情、衣食住行、民风习俗、相亲婚嫁、城市性情等各个方面来展现陕西风情,西安因为其古老而厚重的传统文化的根源,每一条街道的名称都有来头,每一样吃的东西都有讲究的渊源,因此哪怕是描写家长里短、油盐酱醋也能在浓郁生活气息里自然散发古朴的气质。
在被淘汰的那一场黑撒演唱了最出名的一首歌《流川枫与苍井空》,但是因为主流综艺的原因改了名为《校花和流川枫》,改后的版本听起来两者名称更加契合,没有破坏初恋的纯洁之感,但是原本的苍井空的称号,其实隐约有种开放的性情与主流压抑氛围对冲的意味,日漫、成人片、村上春树、校园情怀与世事变迁,把这些元素放置于一个西安古朴的大背景中,现代与传统交合、保守与开放的并存,让这首歌也变得契合城市印象且别具一格。
城市“西安”的歌曲推荐
黑撒《流川枫与苍井空》黑撒《陕西美食》郑钧《长安长安》程渤智《西安人的歌》王建房《长安夜》许巍《我思念的城市》
最佳歌曲
黑撒《陕西美食》
南京
不得不说,李志的音乐给南京增添出了一种特别的气质,让“南京”这座城市名之于华语独立音乐,就像是保定之于严肃文学,西藏之于文艺青年,大理之于逃离北上广,成为了一个专属的名词,换一个其他名词听起来都味道不对,《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有人和我说话》这首纯音乐,没有歌词,唯一的文字信息就是歌名,若是换一个地名,若是北京、上海、成都,整首曲子的感觉就全然不同。
苏童说南京是一座紫气东来的城市,也是一个虚弱的凄风苦雨的城市,这个城市的光荣与耻辱比肩而行,它的荣耀像露珠一样晶莹而短暂,被宠信与被抛弃的日子总是短暂地交接着,后者尤其漫长。很多时候,在同一个地方确实能产生微妙而相似的感觉,身处南京的李志的音乐,总是带有种莫名的负罪感,以及对自我软弱所产生的耻感与厌恶,他的那些多数失败的感情与爱恋,多数并不源于日常与现实的干扰,而是源于自我内心天然的负罪,我喜欢年跨年的那版《热河》,“没有人在热河路谈恋爱,总有人在天黑时伤感”,在台上的他就像是天黑时的热河,有着短暂的压抑敞开与罪感的忘却。另一首关于南京的歌曲是JonyJ的《MyCity南京》,这首歌就像是《帝国之心》那类描写纽约的歌曲一样,是一首现代都市气质的城市之歌,听似单纯流行,但在华语创作者中这种气质其实并不常见。
城市“南京”歌曲推荐
李志《热河》李志《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有人和我说话》翁大涵的《一盒南京》Jony.J《MyCity南京》
最佳歌曲
李志《热河》
“没有人在热河路谈恋爱,总有人在天黑时伤感”
上海
关于上海有名的歌多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老歌,柔情蜜意、风情万种,而关于现代上海的歌曲似乎并不多,因为上海太过于惝恍迷离、变幻莫测,每一面都是一幅光怪陆离的织体,每一面都不足以反射它的包罗万象,你甚至难以像北京只取一个“北漂”的视角去展开,在这里似乎没有什么具有相似构成的群体,它世相繁杂,每一个小的侧面都有着背后隐秘且层面各异的历史。日本作家村松梢风曾给了上海“魔都”这一称号,在书中他如此描写上海,“眩晕于它的华美,腐烂于它的淫靡,在放纵中失魂落魄,我彻底沉溺在所有这些恶魔般的生活中……这里没有传统,取而代之的是去除了一切的束缚,这是一个庞大的国际世界主义俱乐部,人们可以为所欲为。”
在这里,它一面是海纳百川、中西合璧,灯火通明、纸醉金迷,这里如世界之书的一幕高潮点与冲突点的璀璨聚合,每日有无数信息、人流、观念、金钱、消费源源不断地汇入又流出,世界万国建筑群如桂殿兰宫、日新月异的大厦筑高耸入云,各种先锋前卫的美学与事物依次上演,与各种日升月恒的商业流通交织在一起,尽显时代锋芒;另一面它物竞天择、野蛮生长,三教九流、矛盾重生,现代巨型建筑不远处的底层缝隙里,是旧时的弄堂与老洋房,在潮流聚集之地的背面,是香火鼎盛、金光闪闪的庙宇,现代的壮观、传统的流长与岁月的演变凝聚生存在同一空间,既是层叠繁杂交合的世相,又是一座城市无以伦比的风情,同时也是作为这个大聚合空间里的隐私窥探者和历史见证者的存在。
钟立风有一首《上海》,他对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有着特别的情愫,想象自己在昔日华丽的十里洋场,华灯初上,歌舞升平,有一年他特意在一场诗会上演唱了周璇的《许我向你看》,认为生在民国的周璇很像二战时期在巴黎左岸咖啡厅里唱着法国香颂的JulietteGréco,她们的歌唱是诗的盛宴。
《中国好歌曲》的王思远也有一首《上海奇幻夜》,他用大上海复古爵士曲调来再现他想象中的“东方巴黎”,这首歌活泼而欢乐,热闹非凡的管乐响起仿佛时光倒流,能想像出百乐门的幕布拉开,一身旗袍与手推波纹复古发型,摇曳身姿,拉开了老上海的一幅风花雪月的风情画卷。
这首歌是华侨城文化旅游节联合网易云音乐打造的“50城唱响中国欢乐颂”城市歌曲征集活动中的一首作品,这场征集活动,是以文化旅游节的品牌理念“欢乐在一起”为主题,号召大家来用歌曲表达你对某一座的城市的热爱与向往,这座城市可以是你的家乡,在那里留下你诸多童年与成长的欢乐和记忆;这座城市可以是你的大学所在地,它往往会被称为是一个人的“第二故乡”,能够重塑一个人成年之后的世界观以及看待生活的方式,那里曾有着你的友情、爱情、理想与抱负;这座城市也可以是你毕业后的工作打拼之地,让你感受到过欲望的迸发、竞争的驱使与现实的分量,这里也许藏着你的梦想与初心;这座城市也可以是你定居的城市,你熟悉它的日升月落、气候与天色,熟悉早晨地铁站人潮涌动的高峰与午夜加班回家路上的平静;这座城市也可以是你去过的一座旅游城市,那短暂的几天里,忘掉现实的压力,投入进一场逃离生活与烦恼的欢乐之中。
一座城市,是一个人心灵栖居的所在,也是制造欢乐、承接欢乐的载体,这次华侨城与网易云音乐的合作,是以音乐为媒,重新定义心中的城市,也将音乐与城市欢乐生活场景融合,通过唱响城市的专属欢乐音乐建立与用户之间的情感关联,受众将在遍及全国50座城市的华侨城文化旅游节欢乐现场,沉浸“景城融合”的欢乐氛围,达到个人与城市之间的欢乐共情。
其他城市
还有关于其他城市的一些歌曲,这些歌写的未必是网络上那些令人心向往之的热门城市,但是这些歌在华语独立音乐中都有着特别的分量与意义,比如痛仰的《安阳》、Gala的《北戴河之歌》等,它们用自己的故事与这座城市产生出了连接,都给予了城市独有的一份深刻与气质,这里想特别写到三首歌。
低苦艾《兰州兰州》
一座具有苍茫行进感的兰州,在这首歌中我认为他的情感是矛盾的,未来方向与现代化的趋势难免要他在精神上与传统与根源的观念割裂,但同时,在这离开与行进的过程中,又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怀与柔软,这种行进也许是在西北的一列火车上,看着窗外景致飞速闪过,越来越远,又如黄河水,难以回头地奔流而去,他向往着远方无垠的天空,又会在千里之外的高楼上彻夜未眠,这不仅是一个人的伤感,也是一座城市的哀愁。
李志《关于郑州的记忆》
这是一首李志怀念在郑州的一段短暂恋情的歌,把某段情歌寄于一座城市,这样的歌曲并不少,但是这首歌的动人与特别之处是它混合了视觉、嗅觉、味觉与触觉,让那段回忆的感觉从各种感官层面散发出来,这是李志的敏感,也是敏感的苦痛。
万能青年旅店《秦皇岛》
《秦皇岛》写了一头海怪,如果这头海怪有人格化的追求,那么也许没有比王小波的《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更契合这首歌意象了——“我在荒岛上迎接黎明。太阳初升时,忽然有十万支金喇叭齐鸣。阳光穿过透明的空气,在暗蓝色的天空飞过。在黑暗尚未褪去的海面上燃烧着十万支蜡烛。我听见天地之间钟声响了,然后十万支金喇叭又一次齐鸣。我忽然泪下如雨,但是我心底在欢歌。有一柄有弹性的长剑从我胸中穿过,带来了剧痛似的巨大快感。这是我一生最美好的时刻,我站在那一个门坎上,从此我将和永恒连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