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十八梯是国庆长假值得去游玩的地方

徐海涛

明天就是国庆长假了,各位朋友:想好了去哪里游玩吗?

我在这里给你推荐一个很值得去的地方:

这个地方就是重庆。

有说过:中国的城市是“千城一面”,许多城市都是一样的高楼大厦,城市的特色显露不出来。

只有重庆是“一城千面”。

重庆有很多很多的特色,很容易就把特色显露出来了。

在这里我给你介绍一个很有重庆特色的特别的古街——“十八梯”

十八梯,我刚刚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有一点困惑。

为什么取了这样一个街名呢?有什么来历呢?

我以前照字面理解的十八梯,就是有十八级的梯坎。

后来我晓得了,十八梯的得名是有一个传说。

这个地方,很早以前曾有一口老井,距离居民的住处正好有十八步,有十八个石板梯坎,因而这里逐渐被人们称作“十八梯”。

一位居住在厚慈街老街区的百岁老人说:她曾听自己的长辈说过,位于原十八梯号附近确实有一口老井,人们打水饮用、挑水洗衣都在这里,热闹异常。

我虽然不是重庆人,但是我对重庆还是比较了解的,我早在年的春天就到过重庆,那个时候我才十岁多一点。

我刚刚走出重庆菜园坝火车站,就被一个成都没有看见过的东西吸引了,那就是菜园坝到两路口的“缆车”。

“缆车”是那个时候重庆特有的交通工具。

重庆是山城,出门就是爬坡上坎的。有了缆车就可以不费力气就爬上山来了。

在缆车的旁边就有可以爬上山的石头条子做成的梯坎。

那个梯坎的级数可多了,起码有两三百级石头梯坎。

成都以前也是有一个十八梯的,就是在北门大桥的旁边,通往北门大河只有十八个梯级。

前几天,也就是年9月27号,我有幸被邀请参加了百度百家号举办的“繁星大会——城市创作者大会重庆站”。会上,组织我们去参观了定于年9月30开街的“十八梯”。我对“十八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我又晓得了关于重庆十八梯的得名,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是在明清时期,人们为方便通行,于此地修筑了石梯小路,由于上下两端坡度较大,爬上山来比较费力气,因而阶梯被分为十八段,每段有平台供过往行人小憩,遂有了“十八梯”之名。

换句话说,这里是的梯坎有十八个节点,在这些节点上,除了爬山,下坎,上下行走,在左右两边还有通道。有一点像鱼骨头,除了中间的干道以外,左右两边还有支路。

形成了很有特色的,有干道,有支路,有上有下的立体的街道。

“十八梯”是有非常丰富的历史底蕴的老街老巷。

十八梯的历史可推考到三国时期,宋代以来,十八梯梯道两侧和周边的坡地形成了上下半城之间的“山地街巷”,并在明清时期成为重庆的活跃地段之一。

从山脚到山顶,石阶层层向上,十八梯连接着渝中半岛的上半城和下半城,是老重庆的城市名片。

十八梯是立体版的清明上河图。十八梯之所以在老重庆人心里占有那么重要的地位,还要从上下半城谈起。以九开八闭的城门和城墙为界,明清时期重庆母城点缀在渝中半岛之首,面积并不大,但由于华蓥山余脉横亘期间,上下落差几十米,这座城市也被分为了上下半城。下半城是南纪门、金紫门一带,上半城是现较场口和解放碑那片。

重庆总镇署、韩府大院、厚慈街95号、法国领事馆、火柴坊,这些真实的古迹都在十八梯。

透过十八梯,我们仿佛可以看见一部重庆的巴渝本土史、移民史、开埠史、抗战史,及城市发展史。

梯坎的上下左右长满了生活,长长短短的阶梯印刻着城市的历史,繁华与市井混搭,热闹与静默并存。

老街道周围居住着大量普通老百姓,街上散发着鲜活的烟火市井气息。

做木工的、做裁缝的、卖烧饼的、卖针线、打麻将的,还有山城绝对少不了的棒棒军。

在十八梯,领略到的是真山城、老重庆。

而不是像成都的那个“锦里”,那个“锦里”没有任何历史底蕴,我们小时候,那个地方的名字叫做“槽营坝”,没有一砖一瓦的建筑,就是一条没有人管的烂泥巴路。

十八梯不只是一个地名。

它曾是山城人必经的生活小道和岁月之路,是重庆人最深的乡愁所在。

上世纪40年代十八梯及周边地图

十八梯虽为坡地,但依山建房未曾不可。十八梯不再只是一个通道,富商贵人和普通百姓都来此买地建房,那时,这里成为了一片繁华之地。

十八梯内的永兴巷便是得名于当时知名的永兴当铺,而轿铺巷则因巷内停满了有钱人坐的滑竿轿子而得名;

至于花街子,这个旧时著名的风月之地,是彼时商贸繁荣的一种象征。

再后来,凤凰台35号的法国领事馆旧址上,更是上演着历史风云。

据史料记载,在十八梯一带中医馆林立,同时由于码头之便也成为药材的集散地,药商来往如梭。

明清时期,楼阁牌坊依照地形,层层叠叠沿街而上,错落有致,大家闺秀在阁楼上依着“美人靠”,悄悄看着街市下的喧嚣与繁华;

这完全就一幅是立体版的重庆版的清明上河图,轿夫、纤夫、力夫、军人、商贩、赶路人、革命者、外国人……纷纷汇集于此。

十八梯号是一幢民国时期的建筑,原是从前的盐商会馆,有各路盐商来到会馆,在这里喝茶聊天,谈生意,人来人往,生意兴隆。

在十八梯防空洞的门口,则是善果巷。

据史料记载,在清末时,善果巷的居民为了方便夜间的行人,他们自发凑钱买油点灯,做善事行善礼,取善果有报得名。

原来,此处曾有一座观音庙,重庆真正的“观音岩”就在这里。

继续朝下行,十八梯中段过后则是厚慈街,厚慈街傍山而建,山下就是长江。

据说,厚慈街曾是“重庆第一街”,由浩池街、金马寺街、双桅子、泰乾街组成。它连接中兴路、十八梯、花街子等。

旧时的厚慈街,就像一个迷宫,七弯八拐,曲曲折折,全是参差不齐的吊脚楼房。每到晚上,夜间的小吃摊遍布街巷,一盏盏桐油灯、煤油灯燃亮商铺。在每盏灯光下都是一个饮食摊,摊贩们经营烧腊、小面、油炸花生米、水煮黄豆、凉拌豆腐干等。那些码头力夫,他们干完一天的活,就来喝酒吃饭。

历史上的十八梯也曾经有一个悲痛的日子。年6月5日会永远被历史所铭记。

6月5日下午到晚上,在日机持续五小时多“疲劳”轰炸中,十八梯、演武厅和石灰市防空洞隧道发生了避难者窒息践踏伤亡惨案,遇难者约人。

举国甚至世界为之震惊。

从年起,重庆每年的6月5日都会鸣放防空警报,为的就是纪念这些防空洞的死难者,以及纪念重庆大轰炸下离去的人们。追怀去者,警示世人。

从上世纪末开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摄影师、文艺青年将目光投向十八梯

曲折陡峭的石阶将山城繁华的商业区,和山下江边的老城区连在一起,见证着老重庆人的真实生活。

年5月17日,重庆市规划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划定为重庆市28个传统风貌区之一,规划保护范围东至重庆日报社,南接解放西路,西至中兴路,北临较场口,总面积18.88公顷,包括核心保护区3.89公顷,建设控制区7.17公顷,风貌协调区7.82公顷。

年5月,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项目正式开工。

十八梯片区囊括了重庆人的悲欢离合和生活本真,更囊括了“鱼骨状”“云梯式”的传统山地街区肌理和“传统巴渝”的建筑类型和分台布局。

内有同盟国驻渝外交机构旧址群法国领事馆旧址1处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庆大轰炸遗址群“六·五”隧道惨案遗址1处这是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散落着大观平石刻、鸟游淤云石刻等5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点,

善果巷35号、厚慈街95号、火柴原料厂旧址3处优秀历史建筑、

81棵大树、古树,和“七街六巷”13条传统街巷、老梯坎、老堡坎、老防空洞等极具重庆味道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这里汇聚太多的历史故事和生活气息。

大拆大建不难,难的是既保护又修建。黄葛树、青石板……这些都被保留下来。

我专门拍了几张十八梯黄葛树的照片,这是真真正正的,土生土长在这里的黄葛树。

我很看不惯许多地方在修建古街的时候,把以前的老树全部砍光,然后又花重金从深山老林里面买来老树,哪晓得这些异地移栽的老树,因为水土不服又死了。

十八梯的建设者们这点做得很好,他们是保留了原来的老树,老石板。在这里我还看到了“棒棒”,关于“棒棒”,我这里就不多说了,“棒棒”是最具重庆山城特色是存在。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山城棒棒军》这部电视连续剧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也延续了“七街六巷”传统街巷的基本格局,而且施工过程中,要严格保护原有自然生态环境与原有的堡坎、陡坡等地形地貌,这给施工带来不小难度。虽然费时费力,却很好地保护了现场百年石梯不受损坏。

在十八梯我还看到了,在原来的位置重新开张的老火锅店,再让我感慨万千,重庆十八梯的改造建设非常尊重历史,起到了还原历史的作用,可以让老重庆人找到自己的记忆。也可以让外地人体验一下老重庆的味道。

据介绍,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将按照七街六巷的历史底蕴,顺势被划分为五个区,拥有“两体验两中心”。

从较场口往下看,十八梯主街右手侧为A区、B区,也是传统文化体验区,巴渝传统文化、市井民俗在这里呈现。

特别是位于A区的山城记忆馆,这是十八梯团队用心打磨的成果,里面汇聚了大量老重庆珍贵的书籍、影像、视频资料,并利用数字技术将旧时山城记忆和变迁以及生活滋味,重新呈现在大众视野中。

下面这两幅照片就是我在“山城记忆馆”参观时拍的,“山城记忆馆”利用声光,视频介绍了重庆的历史,很值得看看。

C区,在十八梯的左边,定位为国潮文创体验区。它以传统手工艺传承创新、项目特色产品精致研发,文创IP衍生孵化为主。

D区,在凤凰台、法国领事馆旧址那片为国际交流中心,以代表彼时中西文化和商务交流交汇的画面,让十八梯再次与世界相连。

E区,在花街子,以夜经济娱乐聚集、个性化休闲生活、沉浸式演艺秀场为发展方向,打造潮乐青年聚集地,旧时的风月之地换新颜,不变的是热闹盈天的灯火。

更多细节将铺满在街巷的肌理中。

善果巷,将利用原有石梯和堡坎的空间来展现街巷市井生活;

下回水沟,原是著名的跳蚤市场,将保留其创意和生活集市功能;

月台坝,因胡子昂宅院前月形坝坎而得名,通过对宅院和周边梯坎环境的恢复,再现其赏月的传统情景特色;

轿铺巷,以重庆“三大轿帮”之一的轿铺巷为故事线索,将开发山城“滑竿”等体验项目……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未来将成为新的重庆城市文化名片。

我相信人们会在十八梯的街巷中,找到重庆。

相信我的推荐,你在国庆长假到重庆走在“十八梯”,不会后悔的。

下面再介绍一下去十八梯的交通信息。

1、轨道交通

乘坐轨道交通1号线或2号线至较场口站下车

2、公交

乘坐10路、路、路、路、路、路、路、路、路、路、路至中兴路站下车

乘坐路至南纪门派出所站下车

乘坐路、路、路、路、路、路至解放西路站下车

因为十八梯是一个立体的街道,如果从下面往上爬山是比较费力气的,我建议你从中兴路这边从上往下游览十八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1285.html